2025年7月9日-10日,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云帆跨境,税韵宣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宣城市,聚焦跨境电商助力宣纸产业出海这一课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参观宣纸文化园、走访三星宣纸企业及宣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挖掘宣纸产业跨境发展潜力,探寻传统文化产业与跨境电商融合新路径。
宣纸文化园寻根:解码文化价值与跨境潜力,夯实“两结合”根基
7月9日上午,实践团走进宣纸文化园,在讲解员引导下开启文化寻根之旅。陈列馆内,古老制纸工具静静陈列,传承千年的108道纯手工技艺流程,彰显着宣纸“纸中之王”的地位与深厚文化价值。团队成员从技艺中,深刻认识到宣纸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而跨境推广需精准传递文化内涵,这是对文化“知”与“行”的实践探索。
“这些工序里藏着老祖宗的智慧,更有当代匠人的坚守。”讲解员指向展墙,讲述大国工匠故事:赵永成深耕晒纸工序数十载,靠手眼精准纸张干燥度,摸索出独特的把控技巧;毛胜利钻研染色工艺,成功复原“千年古纸色”。这些工匠以坚守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人民力量”,他们的故事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的文化纽带。团队成员凝视传承百年的“镇馆之宝”古卷,聆听其历经岁月仍柔韧的故事,捕捉独特IP跨境传播潜力——借文化符号,让海外用户感知宣纸历史厚度,尝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符号为媒,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
在非遗传承体验区,县级非遗传承人张晓霞执剪为笔、以纸为笺演绎剪纸技艺,谈及原材料“伐后复生”可持续奥秘,笑言“是大自然与手艺的默契”,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团队受启发,构思借短视频、直播,串联讲解员解说、工匠故事、镇馆之宝渊源,让海外用户沉浸式感受宣纸从竹间到案头的诗意蜕变,将墨香遗韵融入跨境传播方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让世界领略其独特魅力,实现文化价值跨境传递。
图为实践队员听讲解员介绍宣纸的制作流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智鹏 摄
三星企探微:商海同舟渡远洋,践行实践观破局
当日下午,实践团奔赴三星宣纸企业,探寻跨境突围密码。企业负责人回溯外贸轨迹:曾深耕日本市场,后因价格壁垒转向国内,如今虽坚守日本乐天、亚马逊等平台,却受困于流量稀薄、用户认知模糊。“出口成本高企,零售单量微薄便难盈利,海外客户连宣纸咋保存都问,推广太难!”负责人的叹息,折射出跨境实操痛点。
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分析问题、探寻解法,尝试提出想法:提议优化跨境详情页,用双语讲述“千日成纸”的匠心故事,拓展文创衍生品、艺术创作等用法,从文化价值角度丰富产品;还畅想借助TikTok,让制纸师傅变身主播,展现捞纸、晒纸等工序,让海外用户直观感受,拉近和宣纸文化的距离。双方围绕这些思路交流,盼以手艺温度助三星宣纸渡向远洋市场,以实践行动破解发展难题。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三星宣纸基本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智鹏 摄
产业园织网:税惠长风鼓云帆,凝聚发展合力
7月10日,实践团踏入宣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解码产业融合生态。展厅里,“传统文化+跨境电商”的蓝图铺展,物流、通关、孵化等服务如细密经纬,编织企业出海网络。“我们以税惠为针、服务为线,盼为宣城好物缝出跨境坦途。”园区招商经理的话,点亮产业协同希望。优质的产业服务与政策支持,推动宣纸产业跨境发展向前迈进。
座谈会上,跨境卖家与服务商共话经纬:资深卖家坦言“文化品出海,要在标准化与独特性间寻平衡”,需为海外市场定制规格,更要讲好非遗故事。实践团融调研所得,献“搭建宣纸跨境供应链平台”“打造税惠赋能实训基地”之策,愿以青春智慧为经,税惠长风为纬,织就跨境电商生态网。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助力宣城宣纸借云帆之力,逐浪全球市场,让税韵滋养的文化瑰宝,在跨境浪潮中绽放新辉,书写文化传承创新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篇章。
图为实践队员在座谈会上与创业者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智鹏 摄
结语
此次实践,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团队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通过走访调研、思路碰撞,探索跨境电商融合路径,为传统文化产业跨境发展积累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助力宣纸等文化瑰宝借跨境浪潮走向全球市场。(“云帆跨境,税韵宣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为实践队员在宣纸文化园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士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