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 草原绣娘“绣”出幸福生活
不久前,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她身着带着刺绣图案的蒙古族传统服饰上台领奖,让蒙古族刺绣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她带动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多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件事情上,她功不可没。 她就是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右中旗)人大常委
作者:涂兆宇编辑:中国社会报日期:2021-04-01江西宜春:采制明前铜鼓白茶
江西宜春:采制明前铜鼓白茶。 江西宜春:采制明前铜鼓白茶。 江西宜春:采制明前铜鼓白茶。 革命老区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森林覆盖率超过88%,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宜优质茶叶的生长。宜春市铜鼓县种植的茶叶已发展到近10万亩,其中铜鼓白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清明前夕,正是白茶采摘、制作的繁忙季节。当天采摘的鲜茶叶,须当天制作成茶。制茶车间有十几位熟练工人在忙碌,从萎凋、杀青、理条到烘干、提香、风选,
作者:杨晓宁 摄编辑:人民网日期:2021-04-01嘉鱼土鸡住“别墅” 林下增收好办法
土鸡也能住别墅?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的农村地区,一栋栋长方形活动板房均匀分布在林地中,当地人把这些可移动的新型鸡舍称为鸡别墅。 2019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给合作社发来了鸡笼外观设计专利证书。鸡别墅设计人、嘉鱼县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亮向记者介绍说,对于林下散养土鸡,鸡舍曾经是个困扰散养户的难题,既要防止鸡扎堆拥挤,又要满足防疫卫生、生态循环的需求。合作社群策群力经过多次改造试验,设计
作者:何红卫 乐明凯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1-03-31贵州玉屏:“女货郎”送货记
清晨,刘小梅早早起床,将县城居民订购的农产品装车送到城里,又从城里把村民们需要的日用品买好带回村里,这样的带货她已经坚持了3年多的时间。 今年38岁的刘小梅是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街道杨柳村村民。2016年,刘小梅开始通过网店帮助村民销售他们种养、加工的农产品。2018年,刘小梅又开始尝试微信代购业务,通过晒朋友圈、微信转发等形式,将农产品定向定量销往县城。同时,为了解决部分不便进城的村民
作者:胡攀学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3-31重庆潼南:从来不种地的农民现在种地了
在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管店村的花椒种植基地,刘英挥着锄头,清理花椒树周围的杂草,不时停下来翻动叶片,检查作物是否有滋生病虫害的苗头。 45岁的刘英虽然是地道的农民,也一直有承包地,但她去年才第一次开始种地。那时候,双江镇成立了由21个村(社区)组建的重庆联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家里的土地在公司入了股,她才有了种地的热情。现在种一天地收入60元钱,一个月就有1500多元收入,比以前强多了。刘英说。 刘英
作者:王晓曈、王全超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3-31“天稻下凡”:嫦娥五号太空稻安家田间
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种3月29日离开温室,移栽田间,成功安家。 上午8时左右,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加峰博士带领团队4人开始在温室拔秧,拔下的秧苗被放到若干烧杯里面,经过50分钟左右的车程来到位于广州增城的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基地。 在试验田基地,记者看到,研究人员首先把8组双行红绳拉到田间,然后把天稻秧苗有序地摆放在田基,在去掉部分顶端的叶片后,再沿着红绳的位置一株一株整齐
作者:郑天虹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3-31河北张家口:富农花开香满园
花圃工人在给蝴蝶兰做造型。 蝴蝶兰种植基地内一派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的景象。 花圃工人在给蝴蝶兰做造型。 春回大地,生机勃勃,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经济开发区老鸦庄镇流平寺村的蝴蝶兰种植基地内一派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的景象。 据介绍,该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从事花卉苗木种植,吸纳当地农民就业,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通过花卉产业增收致富。
作者:袁志广编辑:人民网—河北频道日期:2021-03-30创新“托牛入场”信贷模式 助力乡村“奶业振兴”
伴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声,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其中,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奶牛产业功不可没。在人行大庆市中支的指导下,人行林甸县支行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托牛入场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奶牛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产业优势,为地方产业振兴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做足牛文章 这两头牛从入牧场我就没费力、没操心。3年前,我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托了两头牛。3年下来,这
作者:张英奇 刘鹏翔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1-03-30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的农村电商清丰样本
3月25日,一场特殊的设备发放仪式在河南省清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为进一步培养壮大农村电商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该县为全县电商示范带首批40个村点发放了电脑、货架、桌椅、电动三轮车等共计40套、价值120余万元的电商设备大礼包。 这些设备大大节约了我们的成本,政府还为我们提供了免费与行业专家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我相信我们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清丰县固城乡电商示范点韩慧娟信
作者:杨建国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1-03-30贫困村五年踏上幸福路 ——云南省保山市民政局挂钩立斯达村扶贫记
立斯达村曾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柯街镇的一个贫困村,2015年该村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一半以上。但是到了20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却达到12375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短短五年,该村何以发生如此巨变? 党建+扶贫,困难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以前出村要走土路,碰上雨天,12公里的泥泞道路要走一整天。虽然村里出产的核桃、花椒、甜脆豌豆品质很好,但因为路不好很难大规模运出去,贫困户只能捧着金碗受穷。2
作者:孙彦川 孔宪编辑:中国社会报日期:2021-03-30湖北秭归:春季脐橙上市助增收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是脐橙种植大县。近年来,该县着力改良脐橙品种,种植在春季成熟的伦晚、中华红等新品种脐橙,与传统秋冬季成熟的脐橙实现错季销售,受到消费者青睐。目前,该县春季脐橙种植面积已突破10万亩,产量突破18万吨,有效促进果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3月28日,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果农在脐橙园里采摘春季脐橙。
作者:郑家裕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3-29山东聊城:“油桃村”走出特色增收路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李才村是传统的农业村。近年来,东古城镇出台资金扶持政策,帮助李才村农民发展大棚油桃产业。现在全村油桃大棚数量达到5000多个,村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 3月27日,李才村果农在整理刚采摘的油桃。 3月27日,游客在李才村大棚内采摘油桃。 3月27日,游客在李才村大棚内采摘油桃。
作者:范长国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3-29湖北随州:打好香菇牌 唱好发展戏
这里,是中国香菇之乡,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在此分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林木资源,造就了优质香菇生长的理想环境,白花菇产量占全国50%以上。 这里是湖北省随州市,近40年来,随州香菇产业从一辆自行车、一条蛇皮袋走街串巷做起,到现在满载集装箱、跨越太平洋,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步步成长为湖北省级重点产业集群。 1月下旬,据武汉海关数据,2020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21.83亿美元,同比增长
作者:何红卫 乐明凯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1-03-29江苏张家港:发挥社会工作“三个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将专业社会工作融入民生大局,聚焦特殊群体,完善服务模式,协同社会治理,回应社会需求,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社工力量。 一是发挥联动优势,推动社工人才参与社区治理。推进社工、社会组织、社区三社联动,通过开展公益创投活动、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等,鼓励市镇两级购买社工服务,以项目化形式参与社区治理,比如开展社区托管运营、民生微实事项目等,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截至目前,通过各级公益创投活
作者:郭燕萍编辑:中国社会报日期:2021-03-29四川星光村:小果园不惧市场沉浮
3月春见、4月枇杷、5月李、6月桃、7月葡萄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星光村一年四季月月有果,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水果专业村。 星光村种植水果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近半个世纪,星光村引进了近20个水果品种,村民们信奉逢快不撵逢慢不懒的佛系种果法则,在起起落落的市场中找了自己的生存之道。然而,随着上一代果农逐渐老去,罗江区星光村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局。 佛系种果 邻村砍掉的老品种,10余年后又翻红 因为
作者:张艳玲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1-03-26北京:春暖花开 草莓育苗正当时
近期外界气温逐渐回升,最低气温已上升至10℃以上,非常适宜草莓育苗。为了合理安排用工,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种苗质量,保障秋季草莓生产的正常进行,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建议育苗企业和园区应开始着手进行准备工作。 清洁环境 清除棚室内部及周边的杂草、杂物。使用10%-20%浓度的石灰水,喷洒设施周边、立柱、育苗架等,进行消毒,石灰水注意现配现用;将育苗槽(盘)放在浓度为200-500 ppm的次氯
作者:柯南雁 王琼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1-03-26物联网实现“云端”育苗 云南文山烟区长出“黑科技”
这是传感器,这是摄像机通过云棚系统,这里不仅可以监控温度、湿度等,还能实时查看烟苗画面。3月23日,笔者站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大新龙树脚烤烟育苗点,育苗管理员王赵发一边指着苗棚里的黑科技一边向笔者介绍。 王赵发口中的云棚系统,是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智慧烟草联合创新中心的又一成果。 将育苗棚与传感技术联姻,物联网成了智慧管家,相当于给温室里的烟苗装上了智慧大脑,懂得何时应该喝
作者:李水平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1-03-26贫瘠丘陵变身“花果山” 果树变成“摇钱树”
河南鲁山县董周乡以花为媒助推产业发展。 鲁山县董周乡蔡庄村村民雷献超在满园梨花下忙着除草。 梨花盛开,引来了如织游人。
作者:常力元 马进伟编辑:人民网—河南频道日期:2021-03-26广西屏山村:“小众”旅游悄热漓水人家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屏山村,四面环山,当地产的柑桔味甜汁多。近年来,屏山村以柑桔为脱贫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近万亩。 出屏山村,沿着山路行驶10余公里,就到了漓江边。70余年前,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临阳联队,在此处屡屡伏击日军辎重部队。 因屏山村和阳朔核心旅游区有段距离,走大众旅游路线,不占优势,我们决定引领他们走农旅结合的小众路线。桂林警备区政委王致介绍。 屏山村的土地富含硒,水质清洁,所产稻谷
日期:2021-03-25湖南攸县:抓春耕备耕和早稻生产
今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将春耕备耕和早稻生产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来抓,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为全面完成全年粮食生产工作任务开好头、起好步。图为3月23日,该县皇图岭镇富厚村农民正在播种、建育秧小拱棚。
作者:吴砾星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1-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