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校地协同聚合力 青春建功践初心

西南石油大学“攀”峰油炬·西南薪火社会实践队立足地方需求,以校地协同为纽带,联合川北医学院等多方力量,在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安全健康宣讲四大领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高校与地方社区、博物馆、乡镇、媒体等联动,累计服务群众超千人次,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地合作成果,用青春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一、校社联动补短板 医校协同护健康

针对社区服务资源短板,实践队构建“校地合作+高校协作”双模式精准发力。在儿童暑期教育方面,与社区共建“暑期兴趣课堂”,社区提供9处场地并协调15名志愿者,实践队负责14次课程设计与教学,涵盖乒乓球、手工、课业辅导等内容。其中乒乓球课累计14课时,112名儿童参与,发放球拍30副、球50个,60%的孩子掌握基础发球技巧;建立4个“家庭-学校-社区”沟通群实时反馈,家长满意度达92%,切实缓解100余户家庭“看护难”问题,规范的签到签退流程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图1 实践队队员对学员进行活动签到

在健康服务领域,联合川北医学院实践队开展“健康社区行”,构建“高校协作+社区联动”模式。西南石油大学实践队负责走访排查,聚焦儿童防溺水、青少年健康、中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等需求;川北医学院团队携专业设备提供1对1健康咨询。单次活动服务超30人,计划覆盖6个公众场合,开展8场健康座谈会;已为320名居民提供基础体检,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跟踪档案76份,解答健康疑问360条,其中“夏季防暑”“青少年视力保护”等常见问题占58%,让专业知识真正扎根社区。

图2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师为同学们宣讲健康知识

图3  小朋友们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正确做眼保健操

二、沉浸体验传薪火 红色文化入人心

为深化青少年精神培育,实践队联合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苴却砚博物馆,邀请10年以上经验的讲解员,为40名4-16岁青少年开展专场讲解。在三线建设博物馆,以“开山镐”“万人食堂饭票”等30件核心展品为线索,结合“3000名工人日均挥镐800次”“每月仅2两油仍坚持施工”等细节,还原“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壮阔历史,15名队员分工引导确保体验效果。

图4 讲解员于苴却砚博物馆进行讲解

转场苴却砚博物馆后,讲解员通过“云纹雕刻”技法演示,讲述工匠“点煤油灯练技艺、3年出师”的故事,让孩子们触摸砚石标本,了解“三线建设者发现砚石”的渊源。为巩固成效,实践队在社区举办“三线故事”分享会,40名青少年绘画成果中15份被张贴于社区宣传栏。同时整理“社区红色教育素材包”,提炼“干打垒房屋搭建”等20个关键史实,制成分龄图文卡片,解决社区红色教育资料短缺问题,为后续“周末课堂”提供支撑。

图5 同学们高举分享会成果

三、全链助农兴乡村 校地协同结硕果

在乡村振兴领域,实践队聚焦攀枝花市大龙潭彝族乡芒果产业,开展“采摘-包装-推广”全链条助农服务。7月14日,15名队员在乡农业服务中心引导下,前往3个芒果种植散户集中区,学习圆头果剪规范剪蒂、轻放防损等采收技巧,分3组协助采摘低矮处果实及搬运,当日共采收符合标准的芒果100余斤,为农户节省约2个工时,协助包装果实60余箱。

为拓宽销售渠道,队员在合作社仓库开展1小时直播,以手机为设备,实景展示果园环境、采摘过程及农户日常,重点推介台农芒果品质。直播最高在线1300人,获2.3万点赞,触达潜在消费者超5000人次,带动镇农业服务中心接到23个零售咨询电话,积累有效关注数据近300条。

图6 在大龙潭乡开展直播

次日转场金江镇后,实践队与镇政府召开“校地协同助振兴”座谈会,针对当地中老年人种植户多、宣传渠道窄等问题,提出协助拍摄果园短视频(每周至少2条)、编印种植技巧图文手册、线上分享电商基础操作等“小切口”建议,形成针对性帮扶方案。

图7 与镇政府开展座谈会

四、安全宣讲广覆盖 气象知识护民生

围绕夏季安全防护,实践队以“防范溺水风险”为核心开展系列宣传。先是举办“防范溺水风险,筑牢安全防线”主题气象座谈会,向社区各年龄段40余人普及气象灾害知识,结合夏季高温多雨、溺水事故易发特点讲解防范要点。

活动带来积极影响,由社区举荐,经市媒体报道形成广泛声势,在地区内形成专有宣传,让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图8 实践队队长在社区展开气象座谈会

图9 市媒体记录气象座谈会

随后将宣传延伸至校园,在攀枝花市仁和区东风小学开展“气象安全进校园”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小老师”,通过“防灾知识小课堂”“技能体验营”等形式,借助科普短片、应急避险模拟游戏、知识问答、气象仪器展示等方式,系统讲解灾害预警与防御技巧,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提升防灾意识,强化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

图10 小学生进行知识问答

图11 学生认真记录所学气象相关知识

从社区课堂到博物馆展厅,从田间地头到健康服务一线,西南石油大学实践队以校地协同为桥梁,将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实际需求深度对接。下一步,实践队将持续跟踪合作项目落地情况,优化芒果推广计划、深化红色教育素材应用、完善健康服务长效机制,让青春力量真正融入地方发展,为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事业贡献高校智慧与青年担当。

文案 唐宇昕 周美俐 岳楚航

图 安炳州 侯思屹

时间 2025年7月20日

上一篇:校地联动探发展——江西师大实践队解码新干县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下一篇:校地协同聚合力 青春建功践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