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乡村教育,行动点亮童真梦想。7月12日至7月15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幸福信使“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进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四天的2025年暑期“三下乡”义教活动,旨在以专业实践助力基层教育提质增效,用青春行动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图1为幸福信使突击队在康禾镇中心小学的合照。梁嘉明 供图
幸福信使突击队成员立足专业特色与乡村孩子成长需求,精心设计了职业体验课、跨文化交际课、当地文化课、红色教育课、创意美术课等系列课程。课堂中,队员们创新运用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汲取知识、提升能力。
一、职业体验课:角色扮演探职业,梦想萌芽向未来
图2为孩子们体验导游职业的场景。梁嘉明 供图
职业体验课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带领孩子们体验了广播员、导游、废品回收员、校医和法官等职业,帮助孩子们了解了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这不仅启蒙了孩子们的职业认知,更在互动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跨文化交际课:推开世界之窗,涵养国际视野
图3为团队成员向孩子们展示不同文化的打招呼方式。杨京睿 供图
以语言为桥,与世界对话。跨文化交际课上,队员们通过多样的趣味环节,带领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和文化差异。在角色扮演与互动问答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更萌发了对多元文化的好奇与向往,为成长注入了开放包容的视野。
三、当地文化课:探寻乡土根脉,传承非遗文化
图4为孩子们亲手制作花灯过程。徐梦锶 供图
当地文化课上,队员们聚焦特色非遗花灯,讲述了花灯的历史渊源,并引导孩子们实践制作花灯。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传统花灯的制作技巧,更让他们在亲手创作中触摸到本土非遗文化的温度,为古老技艺的延续增添了青春活力。
四、红色教育课:赓续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图5为队员授课场景。徐梦锶 供图
红色教育课以康禾镇曲龙村革命历史为主线,穿插互动问答,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红色史实与先辈事迹。课程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对先烈的崇敬之心,在参与中传承红色基因,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创意美术课:以石载道传文脉,以美润心育童真
图6为队员与孩子的石头画作品展示。梁嘉明 供图
团队紧密联系康禾镇中心小学“以石载道,以石育人”的办学理念,引导孩子们以石为纸,在石头上进行绘画创作,以感悟自然之美。这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力与动手能力,更将“德育”培养创造性融入“美育”培养。
图7为孩子们朗诵《小梦想,大世界》。梁嘉明 供图
7月15日下午,幸福信使团队暑期“三下乡”义教活动在孩子们与队员们的总结汇演中落下帷幕。孩子们与队员们共同展示了四天以来的学习成果,歌声、笑声与掌声交织成温暖的乐章。
图8为幸福信使突击队与孩子们的合影。杨京睿 供图
未来,幸福信使突击队将继续秉持“传信幸福,行以致远”的信念,持续关注乡村教育需求,用青春行动为基层教育发展添砖加瓦,让爱与知识在乡村大地持续传递。
(作者:林勤 姚紫湄)